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质疑“剩男剩女称呼“的合理性
  • 管理
    作者:上海老头 发表时间:2017-01-09 08:05:24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文字言辞中肯,力道凝聚,对剩男剩女这一称呼进行辨析,不仅从社会现象、政治、国情等方面进行说服,且温温而来。给人以启示。欣赏推荐!

           

        恕我年迈闭塞,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缺少对一些新名称的深刻认识,其中“剩男剩女”便是一例。提到"剩",便联想到“残羹剩饭,残山剩水“一大堆。好端端的大龄未婚男女被称之为“剩男剩女”听上去有点不入耳,不惬意。倒不光是讽刺的酸味,更含有奚落的苦涩,叫人难以下咽。过去,人们把那些思想顽固僵化留恋封建社会的人称之为“遗老遗少“,这是一种揶揄。一个“遗“,一个“剩”,异曲同工,恐怕都属于贬义。但是,揶揄遗老遗少应该是恰如其分,理所当然,谁教他们死抱着腐朽社会制度的僵尸不放?而今天新时代新社会,在努力追求和谐社会理念的同时作为社会舆论奚落大龄未婚男女为“剩男剩女”,本老头就难以恭维。这一称呼缺失公允,至少欠缺一份尊重,理应改口才是,积一点口德,不知是不是苛求?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天经地义。当婚当嫁的岁月不婚不嫁,客观原因复杂,受许多因素制约而并非他们的主观意愿,更不是他们的过错。有时看到国内电视相亲节目以及有关公园广场上众多父母举牌招婚的镜头,心里五味杂陈,嗟叹不已。天下父母心!

       现在作为父母的,倒不是急的是要子女传宗接代,延续一门香火,而是痛爱独生子女,含辛茹苦抚育他们成长已属不易,总希望他们今后生活有个终身良伴,起居饮食有人关心照顾,老来也不至于寂寞孤独。也就是说,能早日找到一个可靠的人把一生关心呵护自己子女的接力棒能亲手传递给他们。真可称之为用心良苦。

        众多的大龄未婚男子,他们也何尝不想及时完婚?可是在通往婚姻的大道上𣎴仅仅荆棘丛生,还有高山挡道止行。土生土长在城市里的小伙子首先碰到的便是天价婚房,高不可攀。这样, “无房免谈“,鼻头上挂鲞鱼——休想。这差不多已约定俗成,成为常识。这样,多少人的结婚黄金岁月也很快无情流失。夜澜人静,衾冷枕凉,只得望月兴叹。而月下老人也力不从心,只能手牵红线搭桥,但不能徒手筑巢搭窝,自惭爱莫能助。

        至于来到城市里打工的农村小伙子,婚房简直是海市蜃楼,痴心妄想。而留守在偏远地区的农村小伙子,村里往往是阳盛阴衰,男多女少,不成比例,再说聘礼不菲,力不从心。于是年复一年,小伙子变成了“王老五“,自叹命苦。

        一些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高学历的未婚男女,一般来说,他们自信自爱,有内涵有见识,自主独立性比较强,要求生活中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在选择对象时比较谨慎。在婚姻问题上既有助力也有阻力。助力,很明显,高学历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赏,优先顺序上排列在前面。作为男性,“郎才女貌"是我国传统的共识。这些有志的年轻人往往把青春的黄金时是先致力于“立业'然后再考虑“成家",因而挪后了婚期,此其一。其次,自己本身条件好了也很自然地期盼未来的配偶各方面的条件能相应的匹配。这样选择对象的面也就相对狭窄。往往落得高不攀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高学历的女青年,在人才市场上也受人青睐和追捧。在寻找配偶问题上往往适得其反,增加了难度。由于一再深造,年龄已不算小;学历高 ,选对象的要求也高。婚姻的青春期会一再宕延。

       其实,很多高学历的男女青年,他们视野宽广,顺应时代潮流,处事精明,对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一般都理性地接受晚婚,鄙夷那种草率的早婚和闪婚闪离。其中有一部分人守护独身的信念。这又碍旁人什么事呢?在文明社会里,不评价别人的生活,也是做人最基本的素养之一。

        如果从纵向对比,我国当代一些男女青年婚期是晚了点。回头看,明清两代都规定男16,女14。这同当时的平均寿命比较短有关。平均寿命,十八世纪30岁左右,十九世纪40岁左右。古人一方面寿命较短,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劳动力的需求,所以婚期只能提早,无法推后。随着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经济增长,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寿命达到74.83岁,近几年更有所提高。现代人婚期延迟也合乎逻辑。

        我们不妨从横向对比,一些发达国家人民结婚的平均年龄是:英国,男31,女29。德国,男32.2,女29.9。日本,男35,女31。以上指的是平均年龄,实际上其中有不少人的年龄要远远超出。

        由此可见,晚婚,结婚推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国家的社会现状。这一演变的过程是由各国政治、经济、教育以及科学等社会因素综合促成的。我们可以探讨硏究,而不应该也不道德地把超过适龄婚姻期的男女称之为“剩男剩女“。讲得严重点,有那么一点点年龄歧视。 

        语言,作为社会交流工具是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扩展,新词汇随之产生,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广泛使用。但是祖国的语言必须規范,必须纯洁,不能不负责任地凭主观臆断生编瞎造。这应该看作是一件严肃的政治任务。

        这里,还想附带议一议所谓“姐弟恋"的提法。

       男女结对,年龄参差本属正常。但一旦女方年龄大于男方时,现在有人把它称作“姐弟恋”,给予醒目提示。这种讲法虽然不含有恶意,但是总有点异味在里面。

       事实上过去女方年龄大于男方而结为夫妻的不在少数。解放前上海近郊浦东,川沙,南汇,以及青浦等县就盛行“大娘子,小官人“。主要是贫困人家养不起女儿便送给他家当童养媳。接受一方既可省下一笔可观的聘礼,家里又添了一个劳动力,多了一个帮手,特别是可以在生活中照顾比自己年龄小的未来丈夫。俗话说“女大三,收金山”。在我相识的人群中,至今还健在的大娘子就有好几位,现在都已90开外,漫长的岁月也都安安稳稳地走过来,并未听到有什么闲言碎语。

       事过境迁。现在人们有意无意地把“姐弟恋"作为一种畸形结合。那末,既然有“姐弟恋”,为什么就独缺普遍存在的称呼为“兄妹恋“?原来人们普遍认定男方岁数大是正常的。所谓“男大三,金银山",是好兆头。去年12月,80岁的谢X同比小53岁的上海姑娘结婚,可算得上“祖孙恋”,网上反应平静。反过来说,如果女的比男的大上20岁、30岁,那便成为八卦新闻中的“今古奇观"定要引起一番哄动了。

       笔者认为男女双方的年龄超越不太悬殊的话,都属正常。 如果旁人看来确属悬殊,只要当事双方你情我愿,局外人也就不必说三道四,妄加评论,所以不宜将“姐弟恋“另作别论。我们知道,“情“与“理”毕竟不是两个重叠的概念。“情人眼里出西施”,各种各样各种层次的 “情“,各人感受不同,所谓情有独钟,恐怕就是这个道理。理解万岁!

            上海老头2017年1月8日



     
    赞8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於星月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春天 下一篇:故事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门楣与台阶阅1065次
    夏日大东北阅1086次
    母爱似海深阅1726次
    父亲的书柜阅1709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724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6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8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2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