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抛开世俗偏见
  • 管理
    作者:上海老头 发表时间:2017-11-29 13:54:14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同性恋,这个主题,我也借老先生这个平台说说我的观点。同性恋这个主题我分两个部分说,一个是西方世界,一个是国内。
    先说西方世界,同性恋在西方世界的起源我不太清楚,但是被政府认可的最早原因却是政治目的,是为了在竞选中争取这部分人的选票。也因为政府的认可,才使得同性恋合法化,公开化,这也为同性恋的人数飙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以说,同性恋和政府之间是一种互为利用的关系。
    现在说说国内对同性恋看法。我们国家最早的同性恋始源于士大夫文化,当中也不乏宦官文化和宫女文化的身影。而这两种性文化的性质又各不相同,一个是***乐,一个则是身体缺陷和封建礼教的桎梏而寻求感情寄托的方式(当然在宦官文化和宫女文化中有异性恋的行为,而且是占大部分)。在封建社会,中国的同性恋是没有生存空间的,这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帝制社会,儒家学说中,无后为大的观点,被广泛的接受,性爱被冠于香火延续的固定内涵,是基于婚姻之上。从帝王家到贫民百姓,延续香火是最重要的任务,所以传统的婚姻观是只认同异性恋婚姻的。再加上封建社会没有自由恋爱这一说,父母包办的婚姻绝不可能出现同性恋的行为。所以长期以来中国的封建婚姻只认同异性婚姻而没有同性恋的社会地位,同性恋在那个时代是有违人伦纲常的,是异教学说。
    说到现代,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没有西方社会那种政党竞选,也就没有选票的压力,所以政府和同性恋之间没有互为利用的关系,所以到至今同性恋的发展也只限于民间的个人性取向,而不受社会认可。在中文字中,中国的家庭,夫妻是主体,夫为男性,妻为女性,这就把家庭的定位确定为异性家庭,而异性家庭的产生又源于异性恋,这在国家法律上被赋予了合法的权利,所以中国家庭的主体就是异性家庭,而同性恋这没被法律认可。
    当然同性恋的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我们这样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传统的观念极强的国家里,异性恋才是正统,是主流。所以我对同性恋的看法是,不支持,不反对,自生自灭。

        如果今天有人再紧抱“三从四德”或“三贞九烈”的观点不放,热心人肯定会好意规劝他要撇开世俗偏见,思维务必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要以新的視角去重新解释过去的认识。对同性恋的看法恐怕也应该是这样。

        澳大利亚日前正在进行一项全民公投,要求民众就同性婚姻立法表态,赞成还是反对。此次公投并非强制而属于自愿性质。投票于9月初展开,以邮寄形式进行,为时两个月。这项调查本身没有法律效力,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日后国会表决,最终定夺。
        近年来,澳大利亚朝野各党派的首脑在施政方针上几乎异口同声都赞成为同性婚姻立法,以此作为角逐下次竞选活动增添的一种亲民色彩。这次非强制性公投是执政党一次策略性的演习,既有试探民意的企图,又有释放正面观点为之鸣锣开道的用意,以期达到今后国会能顺利通过的目的,从而扩大政党的政治影响。11月15日,澳洲政府宣布全民公投结果,61.6%赞成,38·4%反对。看来同性婚姻有望于下个月国会正式通过立法。
         我们不妨拓展视线把它放在国际的大环境上来观察,会发现近年来似乎掀起一股为推进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小小热潮。
      2001年1月1日,荷兰破冰起航成为第一个法律认可同性婚姻的国家,同性婚姻家庭享有传统家庭所享有的一切待遇。 直到前几年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承认同性婚姻为合法。2015年,增加到17个国家,截至2017年10月已跃升到27个。德国是最新崭露的一个成员国。人们不免要问,是从哪里来的如此推动力?
        今年10月1日,60岁的博多·蒙德和59岁的卡尔·克赖勒在柏林舍内贝格市政厅内登记成为德国第一对合法的同性婚姻伴侣。
       再看看标志性的公众人物。
        2013年27日,冰岛颁布相关法律,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同一天,冰岛女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和相恋多年的同性伴侣完婚,成为合法“夫妻”。西古达朵提是全球首个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国家领导人。这一对燕侣莺俦,夫是女,妻也女。
        无独有偶。2017年5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织(NATO)峰会在布魯塞尔举行,美法等多国政治領袖在场內开会。在场外,与会各国的第一夫人在比利时王后的款待下依慣例交流、合照,惟独卢森堡总理貝特尔(Xavier Bettel)的合法伴侶戴斯特內为男性。这一双,夫为男,妻也男。
        双女能成婚,双男可联姻,赫然夫妻双双。在过去,大逆不道,简直难以想象;而当前,顺理成章,登上大雅之堂。缘因从同性婚姻支持者的视角看来,同性婚姻是对传统婚姻模式的一种创新,体现了现代婚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满足了选择同性婚姻的人士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与此同时,保护同性恋权益于欧美多国被视为如同反对歧视少数族裔一样的政治正确。这一认知逐渐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便成为一股国际社会推动力。
        有世以来,长期存在着同性只能暗暗相恋而不能堂堂正正成为合法配偶的社会现象。同性恋一直被主流社会视为邪异荒诞。同性恋者蒙受社会偏见的蔑视和法律上的歧視。许多场合他们身份不能公开,活动没有自由,恋爱没有保障。只能躲躲藏藏,上不了台面;遮遮掩掩,见不到阳光;怨怨愁愁,得不到安慰。退一步说,人们连公开讨论这一课题也似乎离经叛道,成为舆论界的一大禁忌。
        将心比心,換位思考,如果某人自己的子女中有了一个同性恋,他该怎么看?
        要知道有同性恋倾向的人都是基因变异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养成的习惯与癖好。他们就好像天生的左撇子,一岀娘胎就注定了不同于一般人。既然是天生的,他们的性趋向必然是同性相吸相恋,这是身不由己的本能反应。可是长期来人们把同性相恋看作成异端,视作为变态。同性恋者无奈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温暖。
        远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古人贤圣就认定“食色性也”,公开认定饮食和情欲是人的天生的要求,本能的反应。当代性学家指出,不管从青少年的青春期开始,到中年人的更年期,甚至于到七老八十的高龄期都有不同程度情欲要求。既然情欲是人的生理正常反应,那么,如果再人为地抹杀和禁止同性恋者情慾的正常释放,无异是对人权的阉割,对人性的亵渎,不文明,不人道,有些冷酷,有些绝情。
        我们不应对歧视同性恋这一社会现象再熟视无睹,袖手旁观。更没有任何理由用任何借口去排斥他们,蔑视他们,打击他们,而应该同情他们,帮助他们,团结他们。针对认识上的误区,那么应该规劝那些人尊重科学,尊重现实,转变观念。如果是属于宗教因素的误区,那么也应该开导那些人尊重人类,尊重人权,抛弃偏见,因为宗教的宗旨是爱,是善,是利他。
        2016年 6月26日,天主教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从亚美尼亚返回罗马的飞机上回答记者提问时郑重指出,天主教和罗马天主教会都应该对同性恋者道歉,并为对待他们的方式而寻求宽恕。教宗说,天主教的教义指示同性恋者不应该受到歧视和敌对,必须受到尊重。这已经不是教宗方济各第一次对同性恋团体发表宽容的看法。可看作是宗教领袖面对现实,破天荒地冲破了已形成数千年来的宗教禁区,频频地向同性恋者释放善意。这一跨度,在天主教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消息传来,11月1日香港击败竞争对手成为2022年同志运动会主办方。这在亚洲地区尚属首次。它释放出同情和包容的信息,为他们争取自由平等增添了一份亮色。
        11月11日, 美国纽约交通运输局(MTA),宣布將取消使用“女士们,先生们”这句经典的广播开场白,原因是乘客之中或包括变性或者中性者,继续使用上述的称谓,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伤害。他们设想周到,将启用“乘客们”“旅客们”新的称呼来替代。一个小小的改动,体现出一份心意,一份尊重。
        世界公认的数据认为,同性恋占总人口数的4%—6%,据此推算,中国同性恋人数在5600万至8400万之间。国内著名的性学者李银河也宣称,中国同性恋群体的规模在7000万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客观实体,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漠然置之。笔者认为把这一问题提出来务实地讨论,于情于理并没有什么不通,于国于民不应该有什么不妥,可倒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课题之一。

                                                               


     
    赞4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古月执忆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对你身边的人,你究竟了解多少? 下一篇:诗探索之屠夫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门楣与台阶阅1065次
    夏日大东北阅1086次
    母爱似海深阅1726次
    父亲的书柜阅1709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724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6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8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2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