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与饭碗相关的话题(四)(1)
管理
作者:平时 发表时间:2022-05-28 14:02:01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粮食乃国家大策,国之根本。是稳定和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刚需。国家想要强盛,必须粮食充足。打仗粮食供应不足乃兵家大忌。哪个朝代的建立不是拥有着大量的粮食,可以供应军队。粮食对军事的重要性更是重中之重,可见粮食在战略地位中的重要性、粮食对于国防建设更有着巨大的作用。农业一直都是国家的根本大业,任何经济都与粮食脱不开关系。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应该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 |
饭碗始终与世界安宁相关联,也与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相关联。举一个例子,前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了一份报告,在俄乌冲突以及疫情的冲击下,2023年,英国预计将成为七国集团(G7)中增长最慢的经济体。 也许,人们早经忘了2008年的那场世界性的粮食危机。自2005年12月开始至于2008年的全球气候异常,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粮食歉收。按照世界粮食专家当年的测算,估计全球将有近1000万左右人的粮食缺口。全世界总共就60亿人,却产生了1000万人的粮食供应缺口;结果国际小麦的价格从300涨到1330(单位:蒲式耳/美分)涨幅3.4倍,国际玉米价格从185涨到758,涨了3.2倍。而同期,中国国内的粮食价格,只上涨了0.7倍,远远小于国际涨幅。那场危机里,中国充足的粮食储备,打了一场漂亮的攻防战,让大量涌入中国境内的投机炒作资本铩羽而归。 世界所有的战争与灾祸,首先会影响到物资领域的流通,必然会产生难民潮与饥民,食不果腹就成为了永远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对于许多不愿意存粮的城市居民来讲,家无隔夜粮是常态;如果米店无米可卖,所有人都只能喝西北风。所以,粮食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文献记载,我国如此庞大的粮食储备,曾经受住了1991年淮河流域大水灾,经受住了1993年开始蔓延的通货膨胀,以及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的检测。还度过了如2003年非典,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等等非常时期。因为粮源充足,常抓不懈,中国在多次世界粮食危机面前依然保持着粮价的总体平稳,确保了民众的饭碗安全。真正做到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次次化险为夷。 现代中国的战略性粮食储备,起源于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深挖洞,不称霸。”,他针对当时不断恶化的国际形势,提出中国必须要保证基本口粮的自给自足;除了扩大农业生产,还必须优化国家粮食储备,鼓励地方政府储粮备荒。当时的粮食尚处于自给不足的状态,但即使勒紧裤带,也要做好战略储备。从一天省一口,一年省几斗里存储,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里存储。鼓励部队种粮开荒,种菜养猪,减少财政负担,留钱买粮食充实国家储备。 全球化的今天,粮食与能源以及金融这三大领域,一直被资本国际视为可操作的战略武器,具有高度风险与不可控性。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的粮食既是一种战略资源,也是是保障国计民生,关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做好粮食储备,除了能为粮食供给做后盾;还是政府平抑市场粮价的杠杆;在某些关键时期,政府可以拿出一部分粮食投放市场,用以控制住粮食价格的不规则攀升。 目前中国的储备粮中大约百分之七十属于稻谷、小麦等原粮,此外还有大米、面粉等成品粮;不过这些粮食的存储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根据《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几亿吨储粮每年都会有30%左右需要轮换更替,即每年购入符合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同时将接近或达到储存期限的粮食销出,以保证储粮符合食用。一般稻谷和豆类的最长存放年限分别是3年和2年,小麦在北方可以存放5年,玉米最长3年;如果有存放时间实在太久或是不达标的储备粮,则可以用作动物饲料或工业原料,绝对不可能出现在餐桌上。国家储备中,同时也储备一定数量的食用油、食盐、糖、牛羊肉、猪肉。如果有需要还会相应地储备一些活猪,但储备肉的规模不大,只是作为缓解市场短缺的应急储备。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与饭碗相关的话题(五) | 下一篇:与饭碗相关的话题(三)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成语典故与历史名人..阅107次
母亲的目光阅631次
叶子阅437次
高考,新时代的攀蟾折..阅307次
故乡的庙会阅460次
父亲戒烟阅575次
东北的初夏是一首歌..阅221次
老牛的晚年阅709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颍上作协·2022-05-31 21:2441
文史资料·2022-05-31 21:1739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318
文艺达人·2021-08-08 17:09506
文艺达人·2021-08-06 14:50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