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溱湖刻纸
  • 管理
    作者:王东宁 发表时间:2025-06-14 08:08:04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种历史的真实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堪称动态的民间历史。作者笔下的溱湖刻纸,源于南宋末年的"拜香"习俗,是流传于东台市溱东镇,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一种民间美术工艺雕刻,有着近20几道正纹与70多道斜纹的制作,外加一定彩绘的传统工艺,显示出既大方又美观,且色彩艳丽的工艺品,曾多次被中央台摄制成专题片播放,在苏北地区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于2011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代代民间艺人们以刀作笔,从简单刻纸,到多种色纸套刻、拼贴加描绘,形成了内容丰富、画面生动、有着独特风格的水乡民间技艺。让我们伴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水乡深处,去领略溱湖刻纸这种文化艺术瑰宝的深邃,品味中国传统工艺之文化之精髓,刻纸工艺。推荐阅读!

    家乡溱东镇,隶属江苏省东台市,属里下河锅底洼地区,素有“小桥流水人家”之称的鱼米之乡,悠悠溱湖水流淌在溱东的旮旮旯旯,按家乡人的说法,有水的地方,有灵气,水的清新,凉爽和宁静,碧波荡漾,鹭飞鱼跃,蛙鼓蝉鸣,给人以迸发出创作的灵感。那一双双修长厚实、细长柔美的手,镌刻着具有水乡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瑰宝——“溱湖刻纸”。

    刻纸是剪纸的一种,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主要原料是纸,最起码在东汉“蔡侯纸”的发明以后,才能出现剪纸这一工艺,否则那是“空中楼阁”了。

    记得儿时的五十年代,我们用一张张10×10㎝的正方形红纸,剪五角星贴在墙上,就是将正方形对折成等腰三角形,再折成五等份,在尖角的上方,用剪刀斜剪,放开后就是五角星,平剪就是正五边形,剪刀的倾斜角越大,五角星的角就越尖。如折成六等份,斜剪就是六角星,平剪就是正六边形,以此类推。用大红纸剪上“囍”字,贴在新娘房的窗户上,既鲜艳又经济,表示对新郎、新娘的祝福,陌生人一看,就知道这家人家有“喜事”了。这种简单的剪纸方法,特点就是对称性。到了春节,我们还学着“刻花钱”,与福字配套,贴在大门、房门等门楣上。买一张现成的“花钱”,印在红纸上,用小刀顺着图案慢慢刻起来,一次性只能刻五张左右,一张大红纸能刻32张花钱,比买划算多了。当然刻出来的花钱,形制粗糙,庄户人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但贴上去还蛮有成就感的。

    剪纸,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格,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逐渐形成了“刻纸艺术”,你想想看,连我们这些小朋友都知道用小刀顺着图案刻花钱,历史上的艺术大家们能想不到吗?剪纸只需一把小剪刀,有职业艺人们则用多种特制的刻刀刻纸,称为“刻纸”,刻纸就是在剪纸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

    家乡的刻纸艺术,是从溱东镇开庄村宋氏一家开始的,宋氏一家从1889年就开始从事刻纸艺术,到现在已是第四代传人了。刻纸是一种民间美术手工雕刻工艺,其主要工具是刻纸、刻刀。当然现在的刻纸是选用特制的彩色宣纸,称“千年寿纸”,柔软、色纯、不反光、质感强、纤维细腻,颜色是造纸过程中加在纸浆里,遇光遇水不易脱色、褪色。刻刀,俗语说得好:“七分手艺,三分家什”,刻字好与丑,与刻刀是分不开的。刻刀有宽刀、窄刀,图案粗的地方用宽刀,工作效率高,出活快,图案细的地方采用窄刀,便于转刀,控制精确度。有了好刀,还要有一双熟练的巧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镌刻者主要是技艺娴熟,精力集中,细腻精致,靠手运刀,就像写书法一样,非一日之功也。在“巧夺天工”下,其色彩艳丽、堂皇,采用多色逗景,略加彩绘,深色托工制作而成。听宋先生讲,传统工艺有26道正纹,72道斜纹,变化多样,大方美观,是一种既古老又能反映现代生活的民间艺术。“溱湖刻纸”以其构图繁茂,精巧秀美而闻名遐迩。2011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传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将这份匠心工艺,匠心精神深植于校园,近年来,以镇文化站为载体,充分融合镇新时代文化实践所,在溱东镇学校建立省级“溱湖刻纸”非遗传承实践基地,定期聘请省非遗传承人,东台市非遗传承人到学校授课,言传身教,培育了20多名“溱湖刻纸”教师团队,培养了一批技艺传承人与校园刻纸小艺人,同时将刻纸项目纳入学校文化课程,在学校开展研讨课、观摩课,在联盟校内开展示范课等,同时开展刻纸主题活动,让师生们成为刻纸文化的体验者,根据不同的节日,设计不同的主题,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融合起来,创新刻纸艺术,如春节刻对联、刻窗花、刻花钱,中秋节刻嫦娥奔月的唯美。再比如遇上西方圣诞节,则由学生自由创作心目中的圣诞树、圣诞老人……总之结合不同的主题,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由学生到家长,将刻纸艺术深深植根于每个溱东人的心中。由于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溱东镇学校2019年申报,2021年“溱湖刻纸”获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项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溱湖刻纸”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色文化建设的实施,将溱湖刻纸、溱东地方特色文化精神融入学生的血液之内,灵魂之中。通过长效持久培养,一批又一批溱湖刻纸小能手、小传人不断成长。通过家校共建,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片居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让刻纸艺术与文化强校相得益彰,实现溱湖刻纸文化艺术瑰宝的传承生生不息。


     
    赞4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家乡的笤帚 下一篇:家乡的猪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佛山行阅27次

    热门图文

    • 镜子

      作..

      2025-09-30 12:50 · 22次浏览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53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812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5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