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祖母留下的故事
  • 管理
    作者:三微花 发表时间:2013-08-04 09:53:20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精彩的三则故事,文笔流畅,情节引人!
      小时候,听着奶奶的故事才能入睡,长大后,才真正读出那故事里的各种滋味。
      ——题记
      (一)
      一孩童在路边玩耍,官老爷的轿子来了也不知躲闪,任鸣锣开道的衙役如何呵斥,依然故我的玩得很开心。
      那官老爷也许是嫌轿中憋闷,也许是想看看外面的风景,也许是被那吵杂声惊醒了途中的假寐,挑开轿帘向外张望,正巧看到眼前那孩童的背影正往起直着腰身,官老爷怒呵一声:“谁家孩童如此顽劣,见了本官不避让,还以背相向?!”
      说来也巧,官老爷的话音刚落,孩童不小心放了个很响的屁,官老爷更怒了,正要发作,只见孩童机灵的转身,向那官老爷天真的一笑:“放屁香,放屁香,我给官家薰衣裳!”
      官老爷转怒为笑:“这孩童如此顽劣,却也机敏,来啊,赏些绸缎给这孩童,回家做些新衣裳吧!穿了新衣裳,用心苦读,争取早日考取功名。”
      一场虚惊就此化解,还传为茶余饭后的佳话。只是这佳话传来传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也就有了不同的版本。
      一日,一极聪明的人听说此事,就对其子说:“孩子,你也去那官老爷常走的路边等着,等官老爷的桥子到跟前了,也放个屁,说不定能得到更多的赏赐呢!”那孩子实诚得很:“到时候我心里一怕,就放不出来了。”那人就鼓励孩子:“不要紧的,你多吃些豆子、萝卜什么的,保证能放出比那孩童更响的屁来。”
      于是,那孩子每天在家吃完豆子、萝卜等物后,就在路边等着、盼着官老爷的轿子出现。而每天,又响又臭的屁倒是放了许多,却一直没见官老爷出游走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那孩子远远的看到官老爷的轿子来了,就提前运足气,憋足劲,那轿子来到近前,那孩子也不避让,并大声呼喊:“我要见官老爷,我要见官老爷!”众衙役呵其不住,那官老爷一挑轿帘:“那孩子可有冤情向本官禀告?!”那孩子一见官老爷挑起轿帘,就急急转过身去,撅起屁股,对着官老爷,放了个极响极臭的屁,然后,又转过身来对着官老爷傻笑,直等着有绸缎的赏赐。
      那官老爷一声断呵:“来人哪!”那孩子忙一鞠躬:“谢官老爷赏赐!”那边手下的衙役就有人准备去拿赏赐之物。
      只听官老爷接着呵道:“去找个柳木塞,给他塞紧了!省得倒处乱放臭屁!”
      (二)
      某地,有一大户人家的小姐,年方二八,极聪慧,无论女工还是诗画,都是一绝。但在那个极其封建的社会中,这位小姐的才智也只能在绣楼中变成一幅幅精美的绣品和一声声的深闺叹息。
      一日夜深人静之时,困乏的小姐放下手中的针线,正准备梳洗就寝时,突然一书生推门进来,向小姐深施一礼:“久闻小姐聪慧之名,今日特来拜会,深夜打扰,望小姐恕小生的冒昧。”本要发怒的小姐见书生衣着华丽,面若桃花,且言谈举止温文尔雅,便不好再口出过激之词,只是推说:“今日尚晚,请公子先回吧!”
      那公子也不多做纠缠,留下深情的一瞥就转身离去。而那小姐却困意全无,满脑子都是那深情的眼神。
      第二日傍晚,天一黑,那公子就推门而入,赏小姐的绣品,与小姐吟诗。那小姐久居深闺,正是情窦怀春之季,怎么耐得如此俊朗的公子的款款深情,一来二去,那小姐就与公子私定了终身。但那公子却总是天黑即来,天将明,鸡快叫时却匆匆而去,无论小姐情意绵绵也留不下他决意而去的身影。公子总是极言家景之丰,家教之严,却从不肯言说家居何地。
      一日,老夫人发现了小姐的异样,百般追问下,小姐羞红着脸向母亲道出了实情,老夫人觉得事情蹊跷,就给小姐出了个主意:“今晚那公子再来时,你把那绣花针穿上一根长长的红线,在他不注意的时候,别在他的衣服上。”
      夜里,公子仍旧象往日那样,天黑即来,鸡快叫时,却又匆匆离去。
      天亮后,老夫人来到小姐房中察看。沿着从房门伸向外面的红线一直找到院中鸡窝中,只见家中的那只多年的大花公鸡的羽毛上正别着小姐的绣花针。老夫人心中大怒:“原来是这多年的公鸡成了精,变成人形来害我家小姐啊!”但这事又不能张扬,老夫人只说了一句:“这公鸡年事已高,也不能早起报晓了,让他去吧!”于是,吩咐下人把那大公鸡杀了,埋在了院中的大槐树下。
      数月过后,小姐临盆,生下一子,极其聪明伶俐。十年苦读后,其子金榜题名,回乡祭祖。怎奈几番祭典后,那祭祖的旗幡总是立不起来。此子是绝顶聪明之人,并不多言,来到娘亲房中,跪在娘亲的面前,磕了三个响头:“母亲,从小孩儿问您,为什么不见父亲,您只是眼含泪水告诉我父亲在很远的地方做官。孩儿不想让娘亲伤心,从此没再问过。今日祭祖,几番祭拜,那旗幡始终立不起来。如今孩儿已长大成人,母亲说出实情了吧。”良久,这当年的小姐泪眼涟涟:“儿啊,你不必再多问,只必到院中大柏树下祭拜就是了。”
      结果,那旗幡在大槐树下屹立不倒。
      (三)
      在一山青水秀之处,有一尼姑庵,庵内香火极盛,尼姑云集。在众多尼姑中,年龄最小的法号静心,十分清秀且聪明风趣,不但庵中上下人等极喜欢她,就连常来庵里上香的施主们也极敬慕她的机敏和善良。
      话说这静心,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被庵内师太在庵门前拾回来的。当时,静心早已又饿又冷又病,昏死过去。在师太及众位尼姑的精心照料下,静心很快康复,却决意要遁入空门,而每一个看破红尘的人背后,都有无法言说的心酸和痛楚。自从静心削发为尼后,潜心诵经,至诚至信,真的是与红尘决绝。
      一日,静心同几个年长的尼姑下山化缘,傍晚归来时,突然见路旁草丛中倒卧一名醉汉,看那情形,早醉得不省人事。众尼姑见状,都心生悲悯之心,有人叹一声:“真是孽缘啊!”有人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也有人感到无奈:“出家人慈悲为怀,怎奈男女授受不亲,怎生是好?!”
      而此时,一向“定力”最好的静心却慌忙走上前去,扶起那醉汉,目光里透出了遁入空门以来少有的绵绵深情。
      众尼纷纷笑静心:“静心,你与这醉汉无牵无挂,却如此肌肤相亲,真乃凡心未了,罪过,罪过!”
      静心却顺口说了几句乡野间的俚语:
      “大家不要笑嘻嘻,
      我和醉汉有关系,
      醉汉的妻侄我表弟,
      表弟的姑姑醉汉的妻。
      你说我和醉汉什么关系?”
      聪明的你,知道这尼姑静心和醉汉到底是什么关系吗?!

     
    赞2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秋日记事 下一篇:戏言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倾城之恋 哲理寓言 百味人生 都市言情

    最新作品

    卑微的母亲阅3602次
    母亲的甜酒阅3601次
    故乡的树阅3602次
    夏天的回忆阅5590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15247次浏览

    热门作品

    3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6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36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6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