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说文解字: “德”字浅析之我见
  • 管理
    作者:云竹 发表时间:2014-04-15 22:38:33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人的品行品质即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按照社会要求进行的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等等。德,德就是付出。德的本意是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把道与德连在一起就叫道德。道德一词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把“德”字作了别开生面的诠释,道德就是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对人本能的制约,天有仁德,地有厚德,人有慈孝之德。欣赏!期待更多佳作!荐读!

       “徳”字左边彳字作偏旁,这表示所组成的字与行走有关,双人则表示是和多人有关,可引申为一种公共关系或行为、处所;右边从十从目从心;十是一个全数,方位量词,表示多数,指全部之意;代表空间和时间,是成功圆满肯定之数,代表了宇宙十方世界。十目一心,十个人所见所想,大家眼睛往一处看,心往一处想,人共一条心。这目是天目所见、一目了然;心,是人之真心神识。这“一目”(非指肉眼,乃是心之眼)可视宇宙大千万物,一览无余;这“一心”(真心、人之元神)可通晓古今未来,心之所到,无不洞悉。人若经常存乎于一心、视之以一目,就有了德。直心就是德,真心即道。“直”,是“十、目、一”三字演变而来。十个人同心、真心之想、之见就是真理,就能够凝聚祥和的瑞气、聚集和谐自然天地的能量,恩惠于自然万物生灵。

        简言之,能恩惠于宇宙万物生命的公益行为,这便是德。天有仁德,地有厚德,人有慈孝之德。《周易·系辞上》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那万众一心呢?天地人同心,可造物、可生人、可诞生新世界。你说这德大不大?这才是“德”字真正层面意义上的德,这“德”就是宇宙真理,自然规律。德,意为天地人只此一心,大千世界只此一心,别无二理。常人平常所做之好事善事不能说没有德,和这天地之德相比那仅是小德。德即心(真心),心生德。

        说一个人有德,直接在其身上是看不见的,德,都是通过人之言行反映出来,对周围的人群能够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这就是德的效应。德,可以转化不良事物,故曰“德化万物”,身边若有大德住世,其周围的人群生活会都很如意和顺,社会不良记录极少发生,因其所散发的纯正德之信息能够使人身心清净、欲念减少,心不妄动。

        广义地说,德是一种物质,更高级层面的信息物质,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是却能够生衍、转化成任何物质。所以说,古人造字,隐含着天地之玄机、宇宙之奥秘、自然之真理。

        德,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能使更多的人达成共识(真心之正见)并需要人类共同遵守的一种精神束约和行为规范,这便是公共道德。无道没有德,有德方显道。唯天地人同心才有德。古代“德”“得”通用,有德才有得。这种得是大得,身心获得最大利益,但却和世俗名利无关。

        小子曰:德即道来道即德,道德从来无须说,真心不出难见道,贪嗔痴慢焉有德?

        2014年4月2日云竹随笔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广饮广食 下一篇:闲话女性着装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龙抬头阅25次
    搪瓷杯阅14次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478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757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46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