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众口百解孔乙己
  • 管理
    作者:冬季香雪 发表时间:2014-06-25 19:44:27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写成的第二篇现代白话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也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精神的麻木。本文是作者的一篇教学论著,启发学生解读的一篇实录。不仅学生们的解读不一,连老师们对教学的看法也有不同。所谓答案不一定教参上就是固定的,而是“对作品文本的读解,既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答案,又需要放开手脚,(让学生们)自由解读,读出新意。”拜读欣赏,问好作者!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写成的第二篇现代白话文小说,是所有小说中鲁迅自己最喜爱的作品,历年来,均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这篇作品内涵丰富,发人深思,凡是读过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穷困潦倒的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形象。那么,我们如何去读解这部作品,才能够更好的把握其精髓,领会其要义呢?

        按照语文读解学的方法,解读一部作品,应该从作者、作品、读者这三个方面来分别探讨,而在课堂教学中,读者论观点无疑是作用最大的一种。读者理论又称为“鉴赏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哲学解释学和接受美学勃兴之后确立的”,它“以实践本体论为哲学基点,强调读者参与的价值和作用,以读者的实践作为检验文本的标准”。①这些观点,与马克思所说的“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②不谋而合,他们都强调读者参与阅读的作用,把读者视为对作品文本进行再创造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自从问世以来,人们就对它所表现的主题争论不已,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按照读者理论的观点,阅读者的社会处境、生活观念、人生阅历等不同,他们所读出来的主题就会不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如果能够把这一理论与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重视作品文本的多义性,充分发挥学生对作品文本理解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激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就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针对《孔乙己》一文主题的多义性特点,我在教学时,注重指导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探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而不是简单的向他们传输教参上的死答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下面就是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回答,“答案”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

        有的说,在《孔乙己》一文中,作者多次写到掌柜和食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特别是“短衣帮”,他们和孔乙己一样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都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但他们面对孔乙己的不幸遭遇,不是流下同情的泪水,而是和“长衫客”一样,拿不幸者的痛苦当笑料,在劳苦无聊的生活中,寻求那么一星一点的快乐,这不禁会使我们感叹当时民众的愚昧麻木和世态的炎凉。

        有的说,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即使生活毫无保障,他也始终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读书人的臭架子,“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长衫虽然“又脏又破,似乎10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却也始终不离其身,“他身材高大”,却“又不会营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孔乙己是一个孤芳自赏、穷困迂腐、好吃懒做的书呆子,是封建科举制度造就的一个追求功名、鄙视劳动的废物。

        有的说,丁举人和孔乙己都是读书人,但由于两人一个中了举,一个却“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于是就造成了他们迥然不同的命运——一个可以作威作福,随便打人,另一个却只能“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最终还被打折了腿。在对两人的命运进行一番对比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正是造成这种不公的根本原因和罪魁祸首。

        也有同学说,小说写到了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品行比别人好、从不拖欠等情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能够反映出孔乙己纯正、善良的一面,而就是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却处处遭到人们的打击和嘲笑,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这就更使其遭遇涂上了悲剧的色彩,更能引起人们对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深恶痛绝。

        还有的同学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这篇小说表明了作者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也不无道理。

        但是也有的老师认为,如果任凭学生发挥,那教参上的答案不就可有可无了吗?那不就无所谓对错了吗?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请记住布鲁克斯的这句话吧:“任何一个神经正常的人都不会忘记读者。读者是任何诗歌或者小说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③

        从上面对《孔乙己》一文的解读、分析来看,任何一部经典作品,都是一座浩瀚的海洋,对作品文本的读解,既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答案,又需要放开手脚,自由解读,读出新意。

    参考资料:

    ①蒋成瑀      《语文课读解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②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人民出版社

    ③布鲁克斯    《新批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发表于山东省初中语文《实验通讯》)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耕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雾中的古都--读古都有感 下一篇:谁来关注教师健康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乡之念阅42次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3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