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惹是生非
管理
作者:白李 发表时间:2014-10-25 08:50:01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曾经有过一个时期,某些地方刮起过一阵“业绩”风,尤其搞旅游业,把历史人物捕风捉影地想把他们拉进自己的村里来。这种事例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也闹得沸沸扬扬,然而,相声大师苏文茂的相声《歪批三国》抛出的一个包袱“吴氏生飞”却引出了一场大笑话。他们是吴家庄的吴仁义和惹家村的惹布奇两位村长导演的闹剧,表演了一出无事生非和惹是生非的对撞,“吴氏生飞”和“惹氏生飞”的对薄公堂。故事纯属虚构,人物、地名全部用的谐音,夸张、离奇、荒诞,但也反映了社会的一点暗影,把那个时期的个别基层干部描绘得活灵活现。亮点在把搞活经济和相声包袱牵强附会,落脚点在一个八岁的孩童判定了这桩“公案”。诙谐幽默,寓庄于谐,不管现象有无,值得人们深思。拜读,问好! |
这是一则听来的故事,因时间久远,已忘了故事的具体来源。据故事讲述者称: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题记 话说吴征市吴磁县吴家镇有个吴家庄,村长大名吴仁义,也许他家老辈人希望他将来能做个有仁有义的人,给他起了个“仁义”之名,殊不知姓和名合在一起,反倒被理解成“无仁无义”了。他平日里确实也没干过多少好事,当了村长之后,更是有恃无恐,凭借有限的权力损公肥己。背地里大伙都叫他“黑心村长”。说实话,这也未免有些冤屈。他有他的当官理念:那就是先想升官,后想发财。想升官就必须抓政绩,抓政绩是对得起一方百姓,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了政绩,就可捞钱。捞钱才是对得起自己。两者之中政绩是基础,也是捞钱的铺路石。可这位村长,在位多年,却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 这位老兄长得白白胖胖,头发不多,却乌黑铮亮、纹丝不乱,一年四季西装革履。怎么看也不象个在基层工作的农村干部。早年他请算命先生看过相,算命的见他红光满面、肥头大耳,就知道他心里所想,便说他有大富大贵之相。回家后,他对着镜子照了半天,也觉得自己长得确实是一副福相。他还就真把算命的话当成了回事。吴仁义干正事不行,但是走上层搞关系却特别在行。有事没事他常往镇里、县里、市里跑。他是领导家的常客,就连领导的生日,喜好,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功夫不负有心人,上级组织部门也真来考察过他,但之后便泥牛入海无消息了。他分析了原因,自己一没学历、二没政绩、在群众中的口碑也肯定不怎么地。虽然上边有人,也是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如今,他已经五十八了。提干算是彻底没戏了。能混到今天,保住这把交椅已经不容易了。吴仁义深感自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但是他并不死心。他还幻想着,在他的任期里,弄出点政绩,好再捞一票。虽说卖地那会儿,他是没少捞。他也听到群众背地里对他的议论,可他心说,上面哪尊菩萨不得烧香呐?铺哪条路不得用钱!如今,他做梦都盼着有一个机会,好让自己展示能力,做出政绩。时不我待啊!再不干点正事,捞钱可就真的是“过了这村,就没那个店啦”! 忽一日机会终于来了,电视里播放了苏文茂的相声《歪批三国》,心想,这“吴氏生飞”不是现成的吗?这村里都姓吴,要是有个姓吴老太太再加上一个姓张的老爷子,岂不成了古迹?于是便把这话当便成了铁板钉钉的既定事实。吴仁义立马从中嗅到了商机,想利用吴家庄吴姓的优势,努力打造一条多渠道的吴文化产业链,靠旅游文化搭台,让地方经济唱戏。为把家乡打造成旅游胜地,他可是动足了脑筋。层层利用关系公关,终于在市政府的牵头下,经研究决定:成立“吴征市吴氏文化研究会”。还特地为此下发了红头文件,要求各级政府一把手亲自挂帅,支持研究工作的开展。牌子挂出了,政府发文了,领导重视了,对他来说,那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争取立项。吴仁义心里明白,光有当地政府的支持是不行的,只有省里文化、旅游部门立项了,钱才会源源不断地流进来。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只要立项成功,吴仁义就有了尚方宝剑。可是,他也知道上级办事的效率,要想按程序办事,得等到猴年马月才成,这他可等不及。于是,在他的领导下,以“吴氏文化研究会”的名义,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首要工作是加紧规划,他请来了国内外旅游业的一流专家出谋划策,争取尽快研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其次是加快落实资金的投入。虽然这要等上级批文,可他宁可把争取政府出资的那一部分先搁一搁,而把争取企业投入(尤其是争取海外资金的投入)的那一部分,以及社会集资的那一部分先加紧完成。为此,他成立了“吴氏文化研究基金会”。发行十年期理财产品。除此以外,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除了争取海外资金,更要争取技术和人员的参与。总之,在未取得上级批复之前,千万不能等。各部门要加强合作,加紧逐项落实。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惹家村的工作也不含糊,他们请来了最好的小品作家,不到半个月,嘁哩喀喳,《惹氏生飞》完稿了。又从全国把最好的导演和演员都请进了剧组,剧目很快就成型了。你说巧不巧,小品刚排完,就赶上全国相声小品大赛,正像惹布奇预料中的那样,《惹氏生非》一炮走红。他们这个剧目获得了创作奖和节目一等奖。大赛组委会顾问兼评审委员会主任赵不水老师还亲自为小品《惹氏生非》颁了奖。一时间《惹氏生非》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这么说吧,《惹氏生非》上不上春晚也已经不重要了,这台大赛全国各地电视台都会播出,其影响虽不如春晚,却也差不到哪儿去。 判决布告张贴了出去,人人都夸法官大人清正廉明、明察秋毫。阻止了一场荒唐闹剧的进一步发展。看官懂的,真正明察秋毫的是他的八岁儿郎。判决下达后,且不说这两位村长的一脸尴尬,倒是有一位旁听此案判决的文化人写了一首打油诗,眼下正在坊间广为流传。现实录于下: 财迷心窍祸不单,惹事生非找麻烦。 若是官司判输赢,官场又添糊涂官。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低沉的男中音 | 下一篇:桃花涧(中)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21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30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18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45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59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68次
沉醉的季节(散文 修..阅157次
乡村的天空阅181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