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人要常怀感恩的心
  • 管理
    作者:木鱼 发表时间:2015-03-01 13:05:34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这是人之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古训传承千年、历久弥新,说的就是人要感恩、要知恩图报的道理。作者从瑞中48届高中毕业生、台胞池士勋先生捐赠说起,教育人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因为,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智慧。本文结合实际,摆事实,讲道理,具有长远的教育意义。质朴的文字,字字蕴含真理,读之受益匪浅。欣赏,期待更多佳作!

        上周,瑞中48届高中毕业生、台胞池士勋先生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助建瑞中“勤行楼”。签约仪式上,池士勋校友动情地说:“决定把毕生的积蓄捐献母校,一为回报母校初、高中六年的培育之恩;二为回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池士勋先生毕生从事教育、医学,并非富豪大款,为报母校恩,为报母亲恩,却倾一生积蓄捐赠离别六十二年的母校,其感恩之心、大爱之举,令闻者无不敬佩、赞叹不已。

        想起近年来媒体有关感恩的报道。××市的几名贫困大学生,接受了企业家一年多的资助,却从来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书信,也没有说过一句感恩的话,导致资助者渐生寒心,决定不再资助“无情的贫困生”。

        这则消息曝光后,引起社会强烈的反响,许多媒体因此展开了“感恩”的主题讨论,有人谴责这几名大学生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有人认为资助者不该施恩图报,因为评论角度相异,以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不了解这些“无情的贫困生”冷漠背后的真实原因,也不知道这些学生是如何去面对资助者“停止资助”的举措,以及因此引起的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无论如何去考量这件事,都不得不让人心中流淌着辛酸和哀伤,这并不仅仅为这几个“天之娇子”的大学生被冠以“无情”,更多的是为被逐渐淡化湮没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知恩不报非君子”,这些都是礼仪之邦中国的千年古训。感恩是人类社会公认的美德,也是做人最为基本的常理。岂不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乎!

        几名贫困生都已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似乎应该明白做人要“知恩图报”的道理,但为什么会如此冷漠地对待资助他的人,是自卑还是仇富,是一时疏忽,还是心底压根就没有感恩这个概念。就此思索,我觉得一个人可怕的并不是经济上的贫困,而是道德的缺失和人生观念的扭曲。

        我理解资助者的苦衷,停止对不知感恩者的资助,他们也有自己的无奈,当初奉献爱心时也许不会估计到目前的结局,现在不仅受到受助者的冷漠,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被嘲讽为沽名钓誉。其实资助者也并没有要求贫困生回报什么,无非是希望知道他们成长的过程,看到他们取得的丁点成绩,能得到一些情况的反馈。现在受助者无视这种情感的牵挂,用冷漠无情对待人家的一片热忱,那完全是对资助者爱心的不尊,甚至可以说是亵渎。在如此状况下资助人中止资助,可以说是迫于无奈,也可以说情有可原。

        因工作的关系,我时常接触一些慈善人士和贫困生,也目睹了一些上述这样的事例。我曾为资助者而感动,他们并不都是身缠万贯的大老板,也有不少工薪人士,还有离退休老人,他们纯粹是捧着一颗爱心而来,希望帮助贫困生走出人生的窘境,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如果他们所资助的人是一个缺乏社会公德的人,一个冷漠无情的人,留在他们的心里的将不会是奉献的美好,而只是失望的阴影。

        我也曾为不懂感恩的学生羞愧过。一个企业家曾问我,他的资助者从来不和他联系,哪怕只要一张节日的贺卡,一个电话的问候。春节,他准备了礼物,相约学生相聚,结果却等了个空。对此,我无言以对。当我询问这个学生原因时,听到的只是轻描淡写的回答:“我忙,忘记了。”我真的怀疑这学生是不是知道世上还有“感恩”两字。想不到这种“一帮一”的结对资助,竟如剃头担子一头热,带给人的是何等的尴尬和不快。

        受资助学生的不知感恩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教育部发言人曾建议:民间给予贫困生资助的同时要有一种激励机制,培养他们的报恩思想。可以用某种契约的形式,规定受资助学生每年要写几封信,报告学习生活情况以及经费使用情况,如果没有报告可以停止资助。

        不知感恩,不去感恩,行善之举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冷漠无情,但是用契约的形式来强制去感恩,这种感恩必然是苦涩的;真正的感恩应是发自内心的认识,是真实情感的表述。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应该大力开展感恩的宣传教育,每个人都要树立回报意识,对哺育、培养、帮助、支持自己的人心存感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予以报答。其实,人生一世,时时处处可怀感恩之心。比如,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失主却可找出感恩的三条理由。

        这是这样的一个故事: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中失盗,被偷去了不少东西。朋友闻讯后,安慰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回答说:“我要感恩上帝,一是贼只偷去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二是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三是最值得庆幸的,那做贼的人是他,而不是我。”

        感恩教育必须从小抓起,要让每个人从小就受到感恩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心存感恩之念,从感恩父母开始,感恩师长,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茹小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死的权利 下一篇:自然年龄与心理年龄的反差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