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魏家石桥去钓鱼,是多年来一直不曾实现的念想。昨日下午,艳阳高照,我也闲来无事,终于成行。
说起魏家石桥,先得说说魏家坝村。魏家坝村是蓬安县境内一个普通的村庄,普通得很多数人甚至未曾听说过它的名字,更不要说涉足了。之所以叫这个名,是因为这里绝大多数村民都姓魏,都属于魏氏宗支。别小看了这个村庄,它可是一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距离最近的场镇也有十几里路,所以整个村庄比较闭塞,但环境清幽,民风淳朴。提起魏家坝鲜有人知道,但如果说起魏时珍,则是世人皆知。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魏时珍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家。史料记载,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的时候,由于其高深的理论很不为世人所理解,魏时珍夜以继日地钻研后,为这一伟大的理论欢欣鼓舞,随即写了一篇关于《相对论》的论文,成为第一个把相对论介绍到中国的人。爱因斯坦欣喜若狂,视魏时珍为知己至交,从而演驿了一段科学史上的佳话。
我向往魏家坝村一是仰慕科学家魏时珍,有尊知崇贤之意,还因为我对魏家坝村怀有好感。九十年代末,我去过魏家坝,那时交通落后,从学校到魏家坝村有十几里的路程,全是崎岖小道,还要跨过几条宽窄不一的溪流。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大地被浓雾笼罩,和邓老师一起,穿山林、过石桥、走田硬,下过几道沟、拐过几道弯、涉过几条河、爬过几座山,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魏家坝村。那热情好客、纯朴真诚的村民,那简朴古典、幽深恬静的院落,至今都让人难忘。
魏家石桥就是魏家坝村沟底的一座石桥,那座石桥连着村子的两端。桥墩用石条砌成,桥面则是用较大的石板铺就,光滑的石面见证着小桥历史的久远。桥下是一条自南向北流淌的小河,小河窄处不足两米,宽处也就五六米,河水一年四季奔流不息,唱着歌儿奔向远方。
到这里钓鱼,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多年来的夙愿。这里地处僻远,交通不便,少有人垂钓,还有河水清澈明净,未经污染,鱼儿肥美得惹人爱。骑着摩托车在蜿蜒曲折的村道公路上爬行,经过热心村民的多次指点,约莫个把小时便到达了魏家石桥。选好位置,出杆,调浮,投饵,撒料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就坐等鱼儿上钓了。
火红的太阳挂在天上,撒下一地的金黄。阳光照在身上,暖了身心,美了心情。垂钓的地方是一个水潭,大约百十平米。潭心深及两米;潭周乱石密布,有的露出了水面,上面长满了深青色的苔藓;潭边水位很浅,下面的沙滩,贝壳,石子清晰可见。河水穿过石桥下的涵洞奔流而下,冲撞在下面的乱石丛中,激起美丽的水花。有的如散乱的珍珠,四处飞溅;有的如仙女的扇面,玲珑静美;有的如银亮的绸缎,似随风招展。阳光倾泻在上面,幻化成色彩斑澜的画卷。灵动的河面把阳光分解成七彩原色,随着浪波跳跃,泛射着眼。天上的云朵,岸边的树丛也没闲着,纷纷把自己的倩影投影在河面,形成一幅呼之欲出,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整个潭水都在运动,入口处水流湍急,浪波滚滚,翻着漩涡,冲入潭间。这汹涌的水扰了一潭的清静,推动着潭水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潭底的叶儿也被掀起,时而翻出水面,仰望绚丽的天空,时而又沉入潭底,随暗流游转。待它再次出现时,已在出水处,出水口水流平缓,河水静静的流淌,深情地亲吻着河床,一路向前……
选择这样的地方垂钓,是有科学依据的。那潭水深浅不一,冬季的鱼儿已经落窝,一定深藏潭底。潭中乱石林立,为鱼儿藏身提供了很好的去处。关键是这里山高林密,外人很少进入,自然水肥鱼多。一个小时过去了,浮子始终不见动静。冬季的鱼儿活动范围小,上钓慢,我努力地的宽慰着自己。河面飘来的一尾小鱼让我有些泄气。那小鱼在水面飘着,露出雪白的肚皮, 许久不见动静,我以为死了,快要靠近岸边的时候,它忽然摆正身体,摆着尾巴拼命的游向潭中央。小鱼的情形告诉我,这里已经遭遇了一场生死之灾,或者被药毒了,或者被电打了。那小鱼定是从鬼门里逃出来的,才落得这般模样。
钓鱼已经成为一种奢望了。但经过这么久的长途爬涉,劳累之极,打道回府,心有不甘。调整下心情,欣赏下这美丽的世外桃源,也不枉此行吧!对岸的一对鸟儿在阳光下尽情嬉闹。那鸟儿甚是漂亮,头顶是一团白色,腹底和尾翼是耀眼的金黄,其余部分则是黑色,显得高贵优雅。一只鸟儿时而在枝头跳跃,时而在河边戏水,时而展开双翅卖弄那美丽的衣裳,时而亮开歌喉叽叽啾啾地唱着,似乎在取悦着对方。 优美的歌声在沟谷间回荡……
潭中的浮子仍然未动。环顾四周,河边的芦苇花开始凋谢了。狐尾般的芦花在阳光下更白,微风轻拂,花絮飘飞,像一个个降落伞,在空中优雅的舞蹈,时而高飞,时而悬停,时而飘向远方,偶有几朵飞到衣襟上,赖在身上不走了。
太阳快要西沉的时候,一位老者从桥头走来,老者说:“这里以前可是钓鱼的好地方,但前段时间不知是谁下了药,河面满是漂浮的鱼,看着让人揪心。”老者叹息道:“想不到这清净偏远之地,也没能逃过恶人的毒爪。”看到我一无所获,老者劝慰道:“年轻人,早点回家吧,免得受了风寒。鱼,你是钓不着了……”我心里应答着:“钓不着鱼没关系,让我多亲近亲近这山水如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