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耕读传家”是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 管理
    作者:津烽 发表时间:2015-09-02 22:59:58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许多古旧住宅的匾额上,很容易见到“耕读传家”这四个字。“耕读传家”在旧时老百姓中可谓流传深广,深入民心。作者这个大家族,上百年来 ,祖祖辈辈把“耕读传家”当成治家之宝,代代相传。并把“ 耕读传家宝,诗书继世长”嵌刻在吴家祖墓碑亭上。可见这个家族对耕读传家是多么重视。正因如此,家里人知书达理,家庭和睦且人才辈出。农耕时代,怀有朴素的读书热忱,怀有发乎心底的敬畏,确是绵延持久的美好传统。耕读传家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至今日,对我们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耕读”,是在求生存之余,让我们多读些好书,在日常生活里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化;“传家”则是相继传承的带有社会性的家庭生活方式。无论乡村还是城市,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和延续“耕读传家”的传统美德。羡慕作者这个大家族虽然经历百年洗礼,仍对“耕读传家”的继承和坚守,令人敬仰。问好作者,荐读分享。

        序:耕读传家的历史印记

        我的出生地辛冲镇胡山村(老村支书秦家炎书记曾特别对我说起,胡山村的来历有些谬误,应该叫吴山村,原因是你们的祖坟山吴家山,我们这一带方言里把“吴”都读成“胡”,如凌胡寨、胡尕墩、胡尕楼、胡胜一,实际上都姓吴,应该叫凌吴寨吴家墩吴家楼吴胜一,所以吴家山方言就叫“胡尕山”。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开山掘石平整土地时时,为了纪念全县人民万人会战新黄两县交界处的吴家山,县委因主言之误才起的这个村名)吴家下湾,百多年前,并无人居住。自我的高祖辈来此定居,才有了现在近二百人口的村落。

        耕读传家宝,诗书继世长。饮水思源,“耕读传家”的家族繁衍生息的历史印记,还得从吴家祖墓碑亭上的这幅嵌联说起。

        在一百年以前,这里只是一座光突突的小山,毫无人烟,可谓人迹罕至。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位于村后的小山,北高南低,东接大别山余脉金塘岗,西连走马岗,此二岗全是无尽的黄土唯此处村后的一段山岗是裸露麻骨石。小山的向阳面是一块寸草不生鬼斧神削麻石壁平缓斜坡,坡下是东西向长不过百丈宽不过三步(6尺为步)深不过十尺的平坦沟槽。在这形如战场的战壕亦如驿路车马巷一样的山谷南侧,兀地突出一垄天然的条形岩石岗台,长数十宽一平丈的岩台东西勾连着大片弧形的黄土岗,唯此处光秃秃岩台下的黄土窝形如圆椅,故名圆椅地。不知是此境绝佳,还是此形奇妙,淋山河的王大财主笃信这里是一方发家的风水,因此王财主把这圆椅地劈作王家的祖坟地以祈求祖宗阴德庇佑,并在坟地周边尽置田产,出租佃农,雇工护坟,从此这里才有了人行的踪迹。特别是每当淋山河名声显赫的王财主家死了人,这里更是悬棺数日,锣鼓震天,鞭炮齐鸣,僧歌道舞,好不热闹。我们吴家祖上来此“耕读”繁衍,也是从租了王财主家这儿的几亩的田地开始的。

        一、高祖,怀揣耕读传家梦

        百多年以前,祖居在孔子河吴家楼的吴氏先人因儿子多,山高田窄,生活难以为济。脑子活络读了几年私塾的小儿子老五(我的高祖启宗)怀揣“耕读传家”的梦想,决心走出家门闯出一条生存之路。他告别生养之地观音岩畔的那块熟悉的乡土,挑家担口来到这原本鬼不生蛋的孤荒野地,以义务为王家护坟和租王家田地耕种为条件换得一处栖身之地,安营扎寨,白手起家,父耕子读,自强不息,耕读传家的故事却在这平常百姓的家族中演绎了一百二十多个春秋。

        後禄是我的曾祖,是启宗高祖的儿子。他牢记耕读传家的父训,脸朝黄土背朝天,勤扒苦作省吃俭用也要将義、智、成、才、清等必字辈的五个儿子念完私塾。聪明过人的老三必成对老师教授的书籍过目不忘倒背如流,硬是读到了黄林墅知名老先生没书可教的地步(这是我儿时听到的老人们在打谷场、乘凉岗、油灯下,激励教育我们时,讲述得最多的真实故事)。“只是,可惜,……唉”,几乎所有老人们在讲故事的间歇都会不约而同地用上这一并非经典的过渡句,如同说善书的吴宗仁先生每每在关键时刻用上的那句“若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一样停下来,喝上几口水,若有所思地好一会儿,也不管你这些听众心里的那个“急”,而故弄玄虚。我们也并不嫌哆嗦,而且每次都是听得津津有味,虽然自知是听得耳朵都起了老茧的结局,却总要急不可耐地追问“若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的答案,让全场老少一阵兴高采烈,一阵鸦雀无声,然后,如此循环往复……

        “三爹到十八岁,一场肚子痛的怪病,脸色惨白,痛的打滚,英年早逝,亲人痛断肝肠。连黄林墅的黄先生也悲怮欲绝,自此闭门罢教,从此不再收徒教书了……”。

        “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吧,……”,“要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三爹就出人头地了”不等“这回分解”讲完,众人也一阵唉声叹气,如是这般议论开来……

         二、“耕读传家”后来人

        每年的正月十五烧香祭祖,是吴家固有的家族传承活动之一。每当这个时候,看一看墓碑两侧石柱上突起的“耕读传家”的铭文,品一品福泽亭上镌刻的“耕读传家宝,诗书继世长”祖先笔墨,品味祖训,百感交集,一次次打开了我思绪的闸门。在那艰难困苦的时代大潮里,一泓泓刻骨铭心的儿时印象,势如流瀑般从记忆的深处奔涌而出……

        记得我祖父年轻时是个一手拿根大烟杆,一个膀子还能夹起小“磙子”(稻场上用来碾谷打麦的圆台石制农具)人称大爹的强壮劳力。可是后来因病,成天只拖着一付连走路都很费力骨架子,只能“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歇歇凉”,其它的家事无力关照,但嘴里常哼哼的就是从我记事起就熟悉的那句"耕读传家宝,诗书继世长"……

        奶奶很乐观慈爱,在我的印象中更是睿智的化身。虽然奶奶识不了几个字,但每天都能拄着拐杖坐在一张雕花的“动漫”椅子上,唱些故事给我们听,诸如“耕读传家宝,诗书继世长”、“吃得十载寒窗苦,做得百年有用人”、“万般谐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昔孟母,择临处,子不学,断机杼”、“弟子规,圣人训”、“父母乎,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一唱几个小时,直到把我们几个“小不点”唱进入醉意芳菲的梦乡。可以说,奶奶“耕读传家”的“咏叹调”是我们兄弟姊妹们人生路途的梵音天籁,她老人家是我儿时思想养成、行为规范的最好启蒙师。这一点,我深信不疑,直到现在,虽然奶奶逝世几十年了,我仍常怀感激。

        我父亲兄弟姊妹七人,大姑出嫁不久就客死婆家,二姑远嫁他乡,三伯被国民党保长抓壮丁溺水而亡,六妹七弟尚小,而我的祖父母体弱多病,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老四年仅十六岁的我父亲肩头。即便家庭如此艰难,时常只能以野菜充饥,有时甚至揭不开锅盖,野菜也没得吃,但耕读传家的信念依旧。父亲自己不得已只读了几年私熟就挑起了养家的责任,并且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对他七弟我七叔的支持和培养,让我七叔这样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成为湾里唯一 一个能在解放前的战乱年代坚持完成高中学业的人。这除了父亲的勤劳善良和吃苦耐劳坚毅不屈的个性,不能不说是“传家宝”的功绩。

        我父亲对“耕读传家”的继承与坚守,还表现在对我们兄妹七人的教育上。父辈兄弟姊妹七人,让父亲从“耕读”困苦中坚定了信念,我们作为他的七个儿女更是让父亲看到了“耕读”的希望:老大,曾经考取了“武汉化专”,成为解放后湾里的热议佳话;老三曾是一个班考取高中的三名学生之一(其同学夏冰清曾为区企业局局长);我本人也是七七年恢复高考后整个胡山村第一批走出农家的三个大中专学生之一(其中夏西学同学现为新洲区交通局局长、徐姓同学为黄石煤炭局副局长);老七是我们兄弟姊妹的骄傲,学有所成进入国建工作……

        到了我们这一代,亦秉承“家训”,努力用“传家宝”培养我们的儿女,人人读书以知识树人。老大的三个儿子,一个成长为区公安局的科员,一个在黄冈市直部门工作,另一个也读完了高中从事技术职业;老三的儿女们也都有所成绩……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晃,吴家下湾这个自然村落历经百年风雨洗礼,发展成二百多人口现代新村,一直以耕读为本与孔孟结缘。自吴胜五房启宗辈从山内的观音岩畔搬出来此处定居,开山鼻祖一人,“耕读传家”薪火百年。如今人丁兴旺,生活富足,耕读文明代代相传,从农家走出的大学生、研究生与日俱增,数不胜数。我八十八岁的老母也能如数家珍,每每倍感自豪地念叨这些吴氏后生的名字:吴年富、吴昌明、吴旭光、吴连奎、吴元奎、吴萍、吴嘉辉、吴红、吴笛、吴旭……他们都是吴氏高祖启宗“家训家风”后人中的佼佼者。2015年又有两名学子吴宇豪、吴彦兄妹俩金榜题名,一人被中南财大录取,一人被秦皇岛师范学院录取,无疑又为吴家后人传承“耕读传家”的祖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重要一笔。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刘金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美丽的哀愁 下一篇:新鞋子 旧鞋子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乡之念阅29次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3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