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说的寿县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的“越王剑”,我起先并没有在意。可在寿县博物馆的楚都遗珍展厅中,看到了越王剑竟是“者旨於赐剑”时,才让我眼前一亮、大为惊喜。
二十多年前,我就从《瞭望》周刊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报道,介绍了“者旨於赐剑”的不同来历和非同凡响:1995年,时任上海博物馆的馆长在香港拍卖中心,慧眼发现了一把非同一般的文物宝剑。为了防止被人购走,先交了定金。即刻请杭州钢铁集团以120万港元的天价购回,藏于浙江博物馆。这把宝剑上刻有“者旨於赐”,而者旨於赐是越王勾践的儿子,在位六年。这把宝剑尘封地下2400多年,不仅没有生锈而且锋利无比。理所当然成为了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不想就在“者旨於赐剑”回归故里的第二年,也就是1996年,古城寿县在一次的市政修路的工程中,意外的挖开一个古墓葬,文物专家们在清理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把青铜剑。当考古专家清除表面的泥土,由剑柄慢慢从剑鞘中抽出宝剑时,在场的专家们都惊呆了:宝剑竟然寒光灼灼、锐气逼人!一点儿都没有锈迹,吹发即断、锋利无比!
经辨认,此剑上也刻有“者旨於赐”铭文,与从香港购回、藏于浙江博物馆的“者旨於赐剑”,大小尺寸、外观模型完全一样。表明两把宝剑同属于一个主人。这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铸剑技术高度发达、铸剑工艺超一流的现实中,铸剑师们有同时铸造雌雄双剑的密招。著名的铸剑师干将、莫邪夫妇两就是优秀的铸剑师代表。
吴王阖闾下令干将、莫邪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其铸造一把锋利无比、削铁如泥的宝剑。眼看期限快到了,宝剑还没造好,妻子莫邪跳入滚滚火炉中,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让干将铸好了宝剑。考虑到吴王阖闾异常残暴,交付宝剑之日就是自己的死期,干将就铸造了两把宝剑,名曰雌雄宝剑,就把雌剑献给了吴王,雄剑留给儿子藏着。
果不出干将所料,干将把雌剑献给了吴王阖闾,阖闾怕干将再造出能与之匹敌的宝剑,就把干将杀了。干将的儿子遵照父亲的嘱托,把雄剑埋藏起来,只身逃到了楚国。十年后,干将的儿子终于用那把雄剑杀死了吴王阖闾,为父亲报了仇。
我本想多瞅瞅那把久违了、堪称天下第一的者旨於赐剑,多拍两张留着欣赏的,可我们的导游三言两语就带过、又急匆匆往前赶,而且还特别在意俺求教她问题,故意躲避俺。我本想问她“此者旨於赐剑”与彼“者旨於赐剑”哪个是雌剑、哪个是雄剑的,也只好埋藏于心、不 好启口了。就留作以后再探个究竟吧。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