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又有几人能安贫——经典诵读之《论语》杂谈四
管理
作者:冬季香雪 发表时间:2014-06-10 23:25:07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论语,中国思想史上可谓最灿烂的文章之一,之所以传承至今,确有其称道之处。在论语中寻找智慧之光,剖析人生,解读人生,指引人生。文章说理深刻,主题鲜明。 |
在如今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还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安于贫困? 还是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先辈中的几个为数不多的安贫者吧。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果他能说到做到的话,这可能算是较早的一位安贫者了。 晋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人生乐趣,确也当得“安贫”二字。 到了盛唐,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虽也做出过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磨”的壮举,但要说他“千斤散尽还复来”的狂放也算“安贫”,却恐怕很难服众。 朱自清的安贫,主要源于他拒领美国救济粮的民族大义,更因毛主席的赞誉而闻名天下。是否能算安贫,我不敢妄下定论。 其实,这些都还不是最早的。在《论语》中就记载了一位安贫乐道的典范,他就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他从不掩饰对颜回的喜爱,并时常在其他弟子面前流露出自己的这种情感。 在《论语·公冶长》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谓子贡曰:“女(即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面对弟子颜回,被我们誉为“圣人”的孔子尚且自愧不如,那么,颜回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论语·雍也》中,孔子曾这样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的这段话,至少向我们透露了以下几点信息: 一是颜回出身贫寒,家中生活十分困窘。 二是颜回安于贫困,乐而忘忧,不被生活的饥寒交迫所累,能够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三是孔子对颜回无比喜爱,在其他弟子面前反复称赞“贤哉!回也”。爱生之情溢于言表。 那么,既然孔子对安贫乐道的颜回如此喜爱,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他自己对待贫富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以上两段话,基本上写出了孔子对待贫富的态度。 唐代刘禹锡在自己的《陋室铭》中,便引用了孔子的“何陋之有”作为结束语,更使孔子对待贫富的态度公之于天下。 追求富裕本身并没有错,自古至今皆然,至少在今天看来,富裕的物质生活更比贫困深入人心。但是,当我们注定清贫时,“贫而无谄”“贫而乐”尤为难得。 一如教师,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个不错的职业,有双休,有假期,有稳定的收入……其实,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收入还远远达不到富裕的地步。也不像有的公务员那样有灰色收入,他们不允许从事第二职业,他们仅能靠有限的工资来维持在外人看来还算不错的生活。 在我们这里,人们都说当老师的“细”“会算计”“斤斤计较”。其实,我们也很想大方一回,无奈囊中羞涩,又让我们如何不“细”呢? 可喜的是,我的大多数同行都能正确面对自己的处境,正确面对生活的窘迫,他们都有一颗执着于教育事业的心,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安于清贫,干撒汗水,培育桃李。在物质上,他们也许是贫困的,但内心里,他们都有一个快乐、富足的世界,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幸福乐土。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阅读——引领学生走进语文殿堂 | 下一篇:自省·自责·自律——经典诵读之《论语》杂谈三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21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30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20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46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60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68次
沉醉的季节(散文 修..阅158次
乡村的天空阅182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