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戏说“犯二”
  • 管理
    作者:白李 发表时间:2014-08-23 17:33:02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作者以幽默的笔调谈古说今,似乎是在为“二”正名,然而,文章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借题发挥,“二”表面看貌似傻愣,但运用得当,也是人生大智慧,隐喻了做人的学问。同时,作者奉劝那些好酒的知青朋友注重身体!。顺便奉劝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看不懂看不惯的朋友,想开点,别较真!细细读来,会在领会作者幽默笔触的同时,感悟作者的关爱之心、体恤之情。说理左右逢源,行文开合自如。文情并茂,语言流畅。推荐阅读!

        一壶在握,灌饱了,就想“尿”出点儿文字。于是借着一叶的话题“犯二”;也来一番“戏说”: 

      有句话叫“说一不‘二’”。是说“一”可以说,“二”则不可以说。所以,又出了句与之配套的话“‘二’话不说”。看来,“二”这个数字在大多数人眼里是犯忌的。古人也说:“一之谓甚,岂可再焉”(“再”就是“二”的意思)。还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连《诗经.氓》中对男主人公始乱终弃的行为,也被斥之为“士贰其行”、“二三其德”。 可见,自古以来,国人就不喜欢这个“二”。

      我当然也在国人之列,自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替“犯二”者翻什么案。不过,细细想来,对“犯二”者也不可一棍子打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对“犯二”者还是应当区别对待的。“犯二”者中有些是无奈之举,有些是借题发挥,有些则更属于人生的大智慧。
       其实,“二”也分两种,一种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二”。这种“二”,没人治得了,更谈不上“被欣赏”了。且不说。另有一种“二”,则属于艺术,是大有可欣赏之处的。“犯二”者,大都“二”得出神入化,想“二”就“二”,说“二”就“二”,该“二”就“二”,“二”起来得心应手。对这些“犯二”者,我看要网开一面,而有的却是要大书特书的。 

      “犯二”者,多数是无奈之举。人生也就几十年,谁不想洒脱些,活出个真实的自我?理应这样。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驾一叶扁舟;时时会遇激流险滩,处处会有波惊浪恶,想要事事逢凶化吉,遇难成祥,难哪!因此,选择“二”,也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俗话说:“人到弯腰处,不得不低头”。比如:大革文化命那阵子,哪有理可讲呢,不但要触及灵魂,更要触及皮肉,要么拼将一死,要么“二”上一把。多少铁骨铮铮的汉子,为了做人的尊严,不堪凌辱,选择了杀身以成仁。而那些违心地否定自己过去一切的人,那些举着胳膊喊打倒自己的人,那些跟着乌鸦瞎叫唤的人,虽然丢失了名节,但他们熬到了最后,在胜利的曙光中,不但找回了丢失的自我,连同乌纱帽也一同找回,他们仍然可以重新有尊严地活着。因此,人在遭遇巨大压力时,“二”上一把,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有的人主动“犯二”,意在借题发挥。一旦“二”上了,有时还会做出惊人之举。许多心里话、真话,平时不敢讲,此时,只要借着“二”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痛快就行。那个击鼓骂曹的祢衡,为不堪羞辱,逞一时之强,裸身击鼓,当着满朝文武,把个汉贼曹操骂得酣畅淋漓。最终,一代名士还是死于曹贼借刀杀人的阴谋。只可惜了祢衡项上的那颗人头。这样的“二”,可敬但不可取。 

      “犯二”者,有的则恰恰体现了人生的大智慧。三国时,曹操青梅煮酒邀刘备宴饮,议论天下英雄,意在试探。当曹操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唯有使君和我两人而已”!这句话,让刘备惊得连手里的筷子和勺子都掉在地上。这时大雨倾盆,雷声大作。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玄德从容低头检起筷子和勺子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呢?” 由于刘备巧妙的掩饰,才没使曹操生疑。后人有诗称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还有那个被孟子一步步带入圈套的齐宣王。孟子一共问了三个问题:

      一是:“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与他绝交)

      二是:“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士师:典狱官) 王曰:“已之。”(罢免他)    三是:“四境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前两个问题说的是别人,尚可从容应对,第三个问题,涉及他自己了,于是他左顾右盼,说些全不挨边的话。这个齐宣王是个老滑头,被孟子将了军,好不尴尬,临时起意也“二”了一把:“王顾左右而言他 ”。玩不过你,咱装傻还不行吗?把话题扯开,不跟你里格楞。等级差别使他能随心所欲地玩转“二”。可见,恰到好处的“二”,不但能摆脱尴尬困境,有时,更是救命的“法宝”。能说不是人生的大智慧吗? 

      上面的那些人和事其实都跟咱哥们的“犯二”挨不上。咱们的“犯二”,主要还是叫八加一给闹的。好在谁也没真往电棒的光柱上爬过。但那“二”样也够一说。不过“九爷”还是个好东东。没有他,人生会少了一份乐趣;没有他,聚会也会缺少点气氛。“老九”真给力啊!可是,也别太抬举他,听听《酒的自白》,也许会让你清醒一些。 

      牛二——先让你牛,一会儿你就该二了。 

      剑南春——知道我为什么叫剑南春吗?告诉你,喝完你就找不着北了。

      董酒——懂什么酒,心都喝没了,还懂酒呢? 

      茅台——看吧,上茅房都要人抬了,还喝呢,瞧那德行。   

        酒鬼酒、神仙酒——都是忽悠,不管喝多少,你既做不了鬼,更成不了仙,只能成“二”......     在这里,我要奉劝好那一口的我的好哥们,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架机器,任何一个零件坏了,都难配着呢,更配不着新的,最多只能进医院修理……。可那毕竟是下下策。往后,见着九爷来了,咱作揖。他要亲近你,你得防着点儿,别太实诚了,一旦放松了警惕,一不小心,你就叫他整“二”了。这些年,周围的好哥们,有的搭了桥,有的装了支架。咱可得注点意了。你听:酒桌上的喊声声犹在耳: 

      “要把客人陪好,先把自己干倒。”——这也忒实在了。把自己干倒了,客人的心里会好受吗?

      “荒友会荒友,就是喝大酒。”——啥都不管不顾的,喝坏了身体,今后还怎么去会荒友?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如今,纯粮酿造的越来越少,市场上绝大多数的酒都是勾兑的;至于“越喝越年轻”,你照照镜子就知道了,除了越喝越“二”,没有别的。这纯粹是自欺欺人!

      “舍命陪君子”——这更是大忽悠!君子多得是,可命却只有一条;把命舍了,再来个君子,拿什么去陪呢? 

      咱还是回到“二”字上来,说真的,学着点“二”,对我们这些步入老年的人来说还是很有用的。记得年青时,常常对那些唠唠叨叨好教训人的老人,暗地里骂一声“老帮子”。如今,因果轮回,该轮到自个了。这花花世界,看不懂的东西太多了,“草泥马”、“草泥大爷”都相继问世了,还有什么好说的。现如今的世界是年轻人的,说实在的,看不惯的东西也太多了。咱还是别操那份心,更别跟自己置气,过好咱自己的小日子。遇上烦心的事,“二”上一把,千万别较真,遇上人家硬要跟你过不去,咱拿自己开涮总可以吧? 

      尿了半天,尿完了,轻松了许多,本来是“二”话不说,结果还是“二”话连篇。没让各位添堵吧? 

      哈哈哈哈!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山中木屋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接“二”连“三” 下一篇:青少年为什么会自杀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卑微的母亲阅3813次
    母亲的甜酒阅3815次
    故乡的树阅3815次
    夏天的回忆阅5801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15457次浏览

    热门作品

    3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6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36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6
    2023新年致辞!